扶貧一線“老黃?!?/span>
——記衡水學院駐碼頭鎮大龍灣村扶貧干部劉風義
他,曾是原衡水工業學校學生處處長,2016年三校合并后即選派下鄉扶貧;他,駐村四年多曾有兩次機會調整回單位工作,但學校需要他留下時他毅然選擇堅持下來;他,在老人病重住院仍堅守在扶貧一線。他就是衡水學院駐阜城縣碼頭鎮大龍灣村扶貧隊員劉風義。大龍灣村民親切地稱呼他為“老劉”,在大伙兒的心目中,他就是一頭在精準扶貧偉大戰役中勤勞、敬業、奉獻的“老黃?!?。
一、仔細排查,精準識別貧困戶
2016年2月,受學校黨委委派,劉風義同志到阜城縣碼頭鎮大龍灣村駐村扶貧。大龍灣村地處阜城縣最東端,與滄州市東光縣城隔大運河相望,距衡水市區100余公里。大龍灣村是國定貧困村,人口1260人,耕地2500余畝。駐村后,劉風義和工作隊其他兩名同志入戶走訪,認真進行村民代表評議,嚴格按照“六個精準”的總體要求,充分考慮無房戶、重病、殘疾、因病返貧、因學、無勞動能力等困難家庭實際情況,緊緊抓住識別第一關,對評議合格的在村公示欄公示,對不符合條件的清退戶進行座談,耐心講解清退原因,達到了貧困戶、清退戶、非貧困戶人人知情、人人滿意,為后續扶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建檔立卡資料,是精準扶貧的內容之一,也是難點之一。為了真實地反映貧困戶的家庭情況,劉風義和其他扶貧隊員聯系村干部一道一戶一戶比對數據,核實基礎資料,經常加班加點,反復修改,高質量的完成了村檔、戶檔,得到了上級扶貧組織的一致好評。
二、產業升級,助貧困戶脫貧
沒有產業支撐,決勝脫貧攻堅就是一句空話,即使勉強脫貧,也有返貧的危險。為此,劉風義根據每個貧困戶實際,實行“一戶一策”的產業政策,助力貧困戶真脫貧,脫真貧。貧困戶路小妹,兩口子歲數不是很大但因頭腦不活絡,種植結構單一,劉風義就聯系阜星現代農業科技園改種無公害高粱,投入少,收入可提高一至兩倍;結合大龍灣村有蔬菜種植的歷史,就鼓勵貧困戶張家春種植蔬菜;貧困戶張丁錄自小就有養殖肉鴿的愛好,就支持他在種好自家農田的同時,養殖了100余只肉鴿,大大提高了他們的收入。除此之外,劉風義還為每個貧困戶聯系了光伏收益、小額信貸、護林員、防火員、保潔員等產業和公益崗位,保證了貧困戶均能高質量脫貧。
三、訪貧問苦,為群眾辦實事
作為一線扶貧干部,劉風義只要有空,就深入貧困戶家中,與他們話家常,了解生產生活情況。今年你家想種點什么、養點啥?土地、場所、資金有沒有落實?這是劉風義走訪貧困戶問得最多的問題。他常常深入田間地頭,用自己掌握的技術指導農民種植,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劉專家”。貧困戶柳春來養殖肉牛但達不到扶貧政策支持標準,劉風義就給他做工作讓他多養一些爭取得到國家政策補貼;貧困戶張桂符合低保條件,他和村干部就積極跑辦,落實低保政策;劉風義和工作隊一道為所有符合慢性病條件的貧困戶辦理了慢性病報銷手續,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貧困戶路小妹庭院里有空閑地,劉風義親自動手,幫助平整、翻耕,并買來辣椒、茄子、西紅柿等秧苗栽種上,基本解決了他們一家多半年的吃菜困難。
四、抓項目建設,促鄉村振興
幾年來,劉風義和工作隊聯系衡水學院為大龍灣村投入資金20余萬元,進行美麗鄉村建設。在新民居道路上安裝太陽能路燈24套,改造更新老街道路燈118盞,在村周圍、主要道口安裝監控探頭23個,安裝健身器材15件套。編制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圍繞運河文化,聯合上級政府共同打造了“兩湖兩廊兩廣場,三館一臺五園林”等15處景觀。成了附近村民休閑游玩的好去處。
另外,結合國家扶貧政策,改造升級村莊道路3000余米,對主要干道的路肩全部鋪設便道磚,為墻體進行了涂白美化,初步實現了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摹耙司右藰I宜游”的魅力農村、幸福農村。
五、強化責任、嚴于律己
寒來暑往,歲月更替,駐村四年多來,劉風義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嚴守駐村紀律,沒有因個人事情耽誤一次考勤。老岳父住院近兩個月,他也只是在休息日替換家人床前盡孝;妻子風濕性心臟病,他讓妹妹去陪護檢查;他自己頸椎病壓迫神經導致胳膊麻木,檢查取藥后到駐地進行吃藥和物理治療。
六、任勞任怨,熱心付出
扶貧工作劉風義同志沖在前面,后勤保障開火做飯他更是主力軍。駐村工作隊隊員都是男同志,多數同志在家里都不會炒菜做飯,四年多了,工作隊換了幾茬,但飲食起居一直都是劉風義主動擔當,挑著花樣改善大家的生活,大家都覺得不落意,但風義同志卻說,大家一道承擔脫貧攻堅大業是一種緣分,我能為大家做點什么付出一點,讓大伙生活舒心,能全身心投入到脫貧工作中,更免得讓家人掛心,也算是我對扶貧工作的另外一種貢獻了。
參加工作以來,劉風義先后獲廳級先進德育工作者1次,三等功2次,嘉獎2次,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個人1次,市級“三下鄉”先進工作者1次,校級模范黨員,先進個人若干次等光榮稱號,同事們親切的昵稱其為“老黃?!?。參加脫貧攻堅后,他本色不改,一如初衷,其工作隊獲得2018年度河北省優秀駐村工作隊,他本人連續四年精準脫貧駐村干部年度考核為優秀,成了扶貧路上的“老黃?!?。